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規劃信息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 索引號 ] 11500232K34595247M/2021-00026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體裁分類 ] 計劃、發展目標
[ 發布機構 ] 武隆區發展改革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4-02 [ 發布日期 ] 2021-04-02

重慶市武隆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重慶市武隆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1113在重慶市武隆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重慶市武隆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提請大會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成功戰疫情、戰復工、戰貧困、戰災情,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三大攻堅戰”“八項行動計劃”取得決定性成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區兩群”等重大戰略深入推進,武隆南川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市級戰略,旅游國際化試點打造和鳳來新城建設開局起勢,經濟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全年經濟發展態勢快速回穩、逆勢上揚、逐季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國、全市平均水平。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在全市率先扭負為正,三、四季度加速恢復,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億元、增長4%,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提高8.8、2.5、1.3個百分點,增速列全市第12位、渝東南第2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列全市第4位、渝東南第1位;建筑業增加值增長7.9%,較一季度增速提升約30個百分點;在減稅降費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分別增長12.5%、9.1%,稅收收入增速列全市第2位;人民幣存貸款總量首破50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877元、總量列渝東南第1位。

一年來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經濟運行基本盤穩定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成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扛起疫情防控重大責任,第一時間落實中央、市委部署,實行“雙組長制”“指揮長負責制”,鎖定“四個工作面”“兩大保障”和“十類人員”,及時落實分級分區精準防控策略,常態化加強檢測與防控,堅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除1例外出務工返鄉輸入性確診病例外,未出現其他病例,是全市首批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隨著黨中央提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后,立即成立“1+9+1復工復產組,全力搶時間、趕進度、補損失,在全市率先推動企業復產和重大項目復工,率先開放景區景點,率先恢復區內公共交通運營,率先恢復住餐、商業零售等服務行業經營,3月底企業復工率、項目復工率達100%,經濟社會發展秩序率先恢復正常。

“六穩”“六?!闭呗鋵嵱辛?。嚴格落實以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穩崗就業為重點的“30條”“40條”“45條”等一攬子對沖政策措施,全年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近5億元,新發放貸款122億元,新增市場主體4959戶、增長14.9%,新增“四上”企業51戶。“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充分保障,水電、頁巖氣效益較好。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供應鏈保障調度、產業鏈招商力度,重點產業需求穩定。?;鶎舆\轉,細化“政府過緊日子”16條具體措施,兜牢了“三?!钡拙€。著力解決保障困難群體就業,實現新增城鎮就業48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二)協調發展“三大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印發實施《關于新形勢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07.5億元、增長1.5%。全域旅游加速發展,全年實現接待游客370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80億元,分別增長5%、5.88%。成功創建龍水峽地縫等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飛天之吻、芙蓉江游船、吶溪原鄉等一批旅游項目建成投用;優化調整5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覆蓋20個鄉鎮(街道)38個主要鄉村旅游點,成功創建后坪文鳳村、芙蓉堰塘村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火爐保峰村為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實現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收入24億元,均增長20%。創新開展旅游營銷,統籌組織仙女山國際音樂季、“曬文化、曬風景”雙曬活動、全域旅游推廣活動等大型主題外宣活動10余次,推出線上營銷模式吸引線上游客關注點贊上億次。商貿服務業提質發展,中堆壩智慧商圈和奧世·萬匯廣場商業綜合體招商營運,五洲國際商貿物流園等項目建成投用,鳳來新城物流基地項目納入市口岸物流“十四五”發展規劃。投資21億元加快推進江上明珠等房地產項目,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9.57萬平方米、增長9%。

生態工業提質增效。加快生態工業“4+1”集群發展,大力推動白馬航電樞紐、頁巖氣開發、天然氣管道等項目建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20.2億元、增長24.4%。堅持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應用,逐步實現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累計完成智能化改造項目12個。持續優化工業園區布局,完成11戶違約企業清理處置,盤活閑置廠房約3.5萬平方米,鴨江組團用地、鳳來區域拓展前期工作加速推進。新培育升規工業企業7戶,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

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步伐加快。以高山蔬菜、高山茶葉為龍頭的“2+6+N”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逐步完善,高山蔬菜產量65萬噸,烤煙產量6.1萬擔,出欄生豬50萬頭,全年農業增加值增長4.8%。“一環兩園”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申報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整治高標準農田3萬畝。新認證綠色食品40個,武隆脆桃、武隆豬腰棗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新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國家級示范專業合作社1家、市級示范專業合作社4家,新發展家庭農場25家、農業專業合作社40個。

專欄1:產業項目推進情況

1.現代服務業。

旅游業:仙女山度假區:建成投用懶壩大地藝術區、博像美術館、仙女山景區玻璃水滑道,完工武隆旅游集散中心主體工程、陽光童年荷蘭驛站和瑞士驛站主體工程、仙女半山太陽谷·云上溪谷一期智慧康養社區主體工程、樹頂漫步項目基礎工程。白馬山度假區:建成投用白馬山飛天之吻、8D影院、冒險叢林等體驗性項目,開工建設東方明珠白馬山高端文化休閑度假小鎮首開區、天尺景區提檔升級項目,完成天下鵲橋景區概念性策劃及可研報告編制。鄉村旅游:打造復興村、荊竹村新銳網紅景點,建成投用芙蓉江游船、火爐吶溪原鄉、滄溝大田濕地人家、后坪苗寨。商貿服務業:五洲國際商貿物流園、五洲電商配送分撥中心、龍江花園農產品集配中心、下油坊溝農貿市場建成投用;建成加油站2座。房地產業:建成芳草地雪嶺仙山(四期);有序推進江上明珠、東原仙女山、木里小鎮、仙山漫谷等項目建設。

2.工業:白馬航電樞紐完成所有前置要件審批;新開發頁巖氣4個平臺20口井,累計銷售氣量1.59億方、產值2.25億元;建成投產年產350萬套芯片、奧訊機器人、五登木塑等項目,完成罡陽二期廠房建設和恒泰新型石材加工項目基礎樁基工程;完成白馬貨運碼頭體工程量的90%、黃荊壩主體工程量的90%、白馬工業園區至貨運碼頭疏港公路初步設計方案。

3.農業:開工建設后坪智慧茶葉、堰塘智慧林果、火爐智慧林果3個智慧農業項目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2個項目;新建成養殖場61個、改建養殖場25個。

(三)持續擴大“三大需求”,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加強重點項目投資調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調度會31次,組織開工儀式6場,涉及26個項目總投資172.66億;創新督查方式,組建重點項目督查組,嚴格執行“周碰頭、旬督查、月回訪、季通報、半年排名、全年考核”的工作機制,常態化下開展現場督查,協調解決卡點難點事項40余項。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4億元、增長0.8%,其中1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9.4億元。強化項目資金保障,爭取特別抗疫國債2.7億元,全年累計向上爭資43.19億元,到位資金34.41億元。加強項目儲備,儲備“十四五”規劃項目520個,總投資4149.57億元。大力推進招商引資,簽約項目57個,簽約額307.53億元,投資到位資金62.54億元。

市場消費逐步恢復。開展“十個一”主題活動、汽車消費節、綠色產品博覽會等消費活動10余場,推出消費券、度假房購買補貼、購車補貼等優惠政策,拉動消費約5.5億元,全力促進消費回補。打造“尋味武隆”供給配送綜合服務平臺,實施直播帶貨“13551”工程,舉辦全區百名干部直播帶貨助力線上消費扶貧公益活動等,實現消費扶貧1.6億元、網售總額46億元。探索開放“夜市經濟”“地攤經濟”,創設夜市攤點7處,規范建設農副產品臨時攤區170余個。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44億元。

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密切關注疫情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出臺《武隆區外商投資服務事項清單》,推動“單一窗口”辦理及進關業務,組建外商投資企業“行政服務管家”工作團隊,新增外貿企業8家,新到位合同外資項目2個。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36億元、增長6.1%。

(四)扎實推進“三大戰略”,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

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扎實推進“4+23”鄉村振興試驗示范,率先在全市啟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試點,羊角街道艷山紅村入選全市首批鄉村振興示范鎮村。農業農村改革有序推進,“三變”改革試點擴大到10個村,完成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20個“精品類”、27個“示范類”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建成農村公廁20座,改造農村危房371戶,整治提升農村舊房2000戶,創建美麗庭院500戶,建成綠色示范村13個。

城市品質穩步提升。優化完善《武隆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著力構建1000平方公里“產城景融合發展經濟圈”,加快建設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全年完成城鄉建設投資55億元。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年”活動,啟動實施的61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完成投資約27.8億元,其中11個項目建成投用?!爸蝸y拆違、街凈巷潔、路平橋安、整墻修面、燈明景靚、江清水暢、城美山青”七大工程完成階段性目標。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常態化開展“馬路辦公”,探索推進商業繁華地段“管理+執法”的綜合管理新模式,城市環境明顯改善。

區域協調發展加速推進。積極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發展機遇,不斷深化與周邊省市戰略合作,落實4條航線,與成都市、樂山市、遵義市、大邑縣、道真縣等地區簽訂各類合作協議10余份,與樂山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大足石刻、峨眉山、樂山大佛等知名景區管理單位聯合成立巴蜀世界遺產聯盟,與170余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旅游景區實現資源共享互推。舉辦“川渝企業武隆行”活動,簽訂投資框架協議3個、金額25.5億元。深度融入“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加快推進以“鳳來新城”為核心的“武隆南川”一體化發展,成立鳳來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編制完成鳳來新城開發建設意見、鳳來新城概念性規劃初步方案,大力推進水路電氣訊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同步推進招商引資,儲備鳳來新城招商項目12個,擬投資金額約25億元。

專欄2: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情況

1.交通設施:仙女山機場通航,渝懷鐵路二線(武隆段)正式運營,開工建設渝湘高鐵武隆段、渝湘高速復線、武道高速,完成仙女山旅游軌道可研報告,有序推進武豐高速、武兩高速平橋至大順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完工S204線桐梓至豐都界升級改造工程、S528土坎至盤家灣路面改造工程,推進實施G353武隆竹壩至白果坪段、XL05荊竹路、XA74趙家至豹巖段、S529鴨江至廟埡段、X155城區烏江二橋至土坎段、X180平橋至鳳來段、S528木根至青杠堡段等干線公路路基工程,開工建設江后路三級站橋、白馬鎮牛兒灣地質滑坡段地質災害搶險修復工程;完成9座危橋改造;建設“四好農村路”210公里。

2.水利設施:完工江口供水工程和龍寶塘、沙壩、西山等3座水庫主體工程,實施沙河水庫、花園水庫大壩填筑,完成江南水廠工程量的15%,仙女山度假區供水工程、車盤水庫、土坎河段防洪護岸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有序推進前期工作。

3.通信設施:建成5G基站469座;投資1.01億元完成24個村的農村電網升級改造。

4.環保設施:完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坑施工和焚燒平臺,預計2021年建成投用;新建城區垃圾中轉站1座。

5.市政設施:建成投用城區公廁3所、景區公廁10所、公交站亭3座、城區天橋3座;改造人行道2000余平方米,維修城區破損道路、人行道面積4200余平方米,安裝路燈80余盞,維修路燈燈飾753盞次;實施老舊居住建筑消防設施改造20棟。

(五)加速聚集“三大動力”,發展引擎進一步加強

重點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多證合一”,推行“一窗綜辦”,共建城區“郵政+政務”10分鐘政務服務圈,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辦稅時限壓縮至2個工作日;實行審批項目“容缺后補”,創新開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云評審”審批模式,行政許可事項承諾時限壓縮75%,政務服務“好差評”滿意率達99.8%,入選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創新案例。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改革,建成公共資源交易集約化網站和全流程電子招投標系統。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在全市率先推進“信易游”,并被市信用處列為全市重點信用運用場景。深化財政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三公”經費10%左右。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成通耀鑄煅公司破產重整,穩步推進隆暢公司上市。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成仙女山、羊角、土坎、鳳來4個鄉鎮撤鎮設街道、撤鄉設鎮。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組建“縱聯橫合”醫共體,落實100個單病種付費改革。

創新發展取得新成就。大力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應用,正式運行“一部手機游武隆”全域旅游智慧平臺,引進電投投資10億元建設綠色智慧能源示范區。與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開展“校地合作”,共同投資建設3個重大科研項目。促成渝魯科技協作合作協議4。啟動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成功申報科技計劃4項;新培育創新平臺5個、高新技術企業1家、科技型企業24家,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20%。加快專業人才聚集,組織參加“2020年重慶英才會”等活動,引進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45名,帶動引進各類人才294名,引進高山茶葉、高山水果等特色產業專家團隊2個,成功申報全市新時代大學生實踐試點基地。

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大力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海外市場,強化與瑞士、新加坡等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組織企業參加俄羅斯線上商務推介會、第25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線上展覽會等11次國內外大型展會,成功舉辦中國·重慶(武?。┚G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對外關系更加緊密。

(六)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扎實開展定點攻堅戰、百日大會戰、收官大決戰“三大戰役”,全面完成各類反饋問題和自身檢視問題整改,順利通過國家、市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優化教育、醫療等政策供給,推動扶貧政策到戶到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動態清零。后坪鄉81個深度脫貧攻堅項目完工投用,江后脫貧示范帶被推薦到國家扶貧辦作為向世界展現中國脫貧成效的窗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案例被納入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名冊。深入推進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建設產業扶貧基地3493個,實行產業補助政策惠及貧困戶7000余戶,80%的貧困戶建立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關系,全區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2668元。深入實施醫療、產業、就業、消費、金融等“十大”扶貧專項行動,持續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發展能力。深化濟南東西部扶貧協作、水利部定點幫扶、市委政法委扶貧集團及涪陵區結對幫扶,累計帶動我區農副產品銷售6187.8萬元。

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有力推進。深入推進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施新一輪封山育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工程,完成國土綠化面積17.8萬畝,完成各類營造林約1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4.6%。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切實整改,芙蓉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通過驗收,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嚴格落實“雙總河長”制,深入推進“三水共治”,常態化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強化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任務,烏江干流水質穩定在類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突出控制交通、工業、揚塵和生活污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5天。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達93.75%、92%、8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5%,土壤污染風險有效管控。加強施工噪聲管控,切實減少社會生活噪聲,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深化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等專項整治,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低于全國水平,金融風險防控有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企業債務風險處置穩妥推進,有效緩解政府和企業償債壓力。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多措并舉防范化解社會治安、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做好鴨江場鎮汛期、白馬牛兒灣滑坡、土地中堡滑坡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未造成一例人員傷亡,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進一步增強

穩就業保收入力度加大。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精準幫扶受疫情影響的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通過專機、包車、組織拼車、提供就業幫扶等方式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余人。落實援企穩崗、貧困人員就業補貼等政策,發放穩崗返還補貼913.87萬元穩定崗位1.2萬余個,落實貧困人員各類就業補貼693.92萬元。支持創業就業,提供創業擔保貸款3.1億元惠及1783名創業者,直接帶動就業5000余人。開展線上線下招聘、職業技能培訓,青年就業見習、公益性崗位等工作,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3%。全年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7元、增長7.8%。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穩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政策調整機制,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步提高;落實醫保待遇及貧困人口待遇傾斜政策,貧困人口區域內基本醫療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起付標準降低50%,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封頂線待遇傾斜政策。加大社會兜底保障力度,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金、臨時救助、價格補貼等社會救助保障標準進一步提升,全年發放各類救助金1.42億元。扎實開展雙擁創建工作,嚴格落實退役軍人服務站全覆蓋聯系退役軍人等制度,成功創建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32件市區級民生實事完成投資3.5億元,28項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化,公辦幼兒占比56%,在園幼兒普惠覆蓋率達97.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高考一本上線率首破400人,職教中心成功進入全市“雙高”重點建設中職學校行列。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創建市級精品中醫館1個、市級特色???/span>1個;區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甲醫院,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啟動等級創建,愛國衛生工作有序推進,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引入時間銀行指導全區城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推進養老模式多元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實現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免費開放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抓好傳統文物修建與保護,成功舉辦仙女山馬拉松、重慶廣場舞大賽武隆區分賽等多場文藝活動。加快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切實解決人民群眾住房困難。

專欄3:民生領域重點事項及項目推進情況

1.就業領域:開發公益性崗位3000余個,新建扶貧車間8個;開展招聘活動16場,提供就業崗位3萬余個;完成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666人次;創建青年農場主創業孵化基地1個。

2.社會保障領域:全面推進社會保障政策落實,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導致的家庭負擔得到有效救助,繼續開展流浪乞討等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等特殊服務。

3.教育領域:建成投用長壩鎮、土地鄉、江口鎮3幼兒園和白馬鎮中心小學校、實驗小學改擴建項目,加快推進實驗中學遷建項目前期工作;建成投用黃鶯小學學生宿舍,桐梓中學學生宿舍完成主體工程;落實貧困家庭教育資助3600萬元;全覆蓋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兒童及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4.醫療衛生領域:建成投用區中醫院新院、2個社服中心,完成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大樓邊坡支護工程的95%,完成區疾控中心業務綜合樓、博愛精神病醫院遷建項目主體工程,有序推進??滇t院遷建項目前期工作;完成66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施農村婦女“兩癌”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查2.7萬人。

5.養老服務領域:正式運營醫養結合綜合體項目康養中心;建成投用養老服務中心1個和社區養老服務站6個,升級改造4個鄉鎮敬老院,啟動建設7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和村級互助養老服務點;建成投用白馬、鴨江、后坪片區失能護理中心,改造完成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一期),新增養老、護理床位約1050張。

6.文化和體育領域:有序推進烏江博物館、美術館、非遺中心等項目,區融媒體中心完成基礎裝修;“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率達到100%,開展文化下鄉活動1000余場;完成劉秋佩故居保存加固項目,推進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雙線”劃定工作,申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3個;新建4個社區健身點。

7.住房保障領域。完成城鎮棚戶區改造254戶,開工建設南濱路老舊小區改造、馮家坡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建成投用仙女山街道廉租房、棉花壩保障性住房,成功配租331戶;完成132套人才公寓并交付使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回顧過去五年,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成功抵御了各種沖擊,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發生全局性新變化、取得歷史性新成就。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3.78萬元提升到20206.45萬元,提前兩年實現較2010年翻一番目標;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50%;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更加優良;協調發展構建新格局,產城景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設成效明顯,城鎮化率比“十二五”末提升6.85個百分點;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國資國企、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速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笆濉币巹澞繕巳蝿湛傮w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時期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扎實基礎。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把舵定向的結果,這是市委、市政府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結果,這是區委、區政府及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結果。面對疫情的巨大沖擊,全國、全市、全區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時艱,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扎實的工作作風;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廣大群眾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在各條戰線上無私奉獻,形成了眾志成城、共促發展的強大力量,成功戰勝了疫情和各種風險。

根據區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關于2020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下半年區人民政府重點強化了五方面工作任務。一是強化目標任務落實。始終聚焦全年計劃目標,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常態化開展分析研判,特別是對上半年短序時及預計完成全年任務有難度的指標,專題研究、重點督查,分類推進、精準施策,確保取得最佳成果。二是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深入抓好項目建設調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運行動態監管,嚴格落實督查銷號、考核掛鉤制度,千方百計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加大已開工未入庫項目清理,“一對一”幫助指導手續辦理滯后的開工項目應統盡統。三是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積極落實智能制造行動計劃,加快推動傳統轉型升級,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及時研究出臺措施,增強旅游市場活力,注重培育旅游新業態,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積極推動消費升級。四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五是全面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統籌做好受災群眾生活保障、災后重建規劃和生產恢復工作,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年初設定的625項計劃目標總體完成情況基本符合預期,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等16項指標達到預期目標(包括7項約束性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等9項指標與年度目標有差距。(詳見表一)

表一:武隆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表

類別

序號

指標

2020年預期

2020年完成



宏觀經濟

1

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速

6.5%左右

4%


2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8%左右

0.8%


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10%左右

-2.9%


4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5%左右

12.5%


#本級稅收收入增速

9%左右

9.1%


5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10%以上

7.5%


創新發展

6

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支出增速

20%以上

20%(預計)


7

新增市場主體

3500戶以上

4959


協調發展

8

城鎮化率

+1.2個百分點

+1.2個百分點(預計)


9

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

48.3%

62.9%(預計)


綠色發展

10

烏江干流水質*

III—II

III


11

區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340天以上

355


#可吸入顆粒物(PM2.5)年日平均值

達到空氣質量II

標準

達到空氣質量II類標準


12

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預計)


13

森林覆蓋率*

+0.5百分點

+0.76個百分點


14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


15

垃圾污水處理*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

完成市上下達

考核目標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100%

100%


行政村垃圾有效治理率

90%

100%


開放發展

16

接待游客增速

10%以上

5%


旅游綜合收入增速

12%以上

5.88%


17

進出口總值增速

15%

6.1%


18

招商引資投資到位資金

50—60

62.54億元


19

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總額增速

20%以上

1.9%


共享發展

20

減少貧困人口*

全部脫貧

全部脫貧


2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左右

7.8%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左右

5.5%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9.5%左右

8.4%


22

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

95/95

95/95


23

新增城鎮就業

3800

4822


24

城鎮登記失業率

控制在3%以內

2.4%


2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

控制在3%以內

3.6%


注:1.*為約束性指標,其他為預期性指標;加為未完成指標;2.四經普調查后,基數調整,民營經濟比重提高,預計2020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約62.9%。3.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最終以統計部門公布數據為準。

今年以來,在各級各部門奮力推動各項工作下,整體情況逐步好轉,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及自身發展基礎薄弱、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健全、資源環境約束、營商環境服務質量不高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部分指標與年度預期目標有差距。全年9項指標未到達預期目標。一是地區生產總值,受年初疫情影響,企業、項目停工停產,群眾居家隔離,投資、消費、貿易活動全面停滯,雖然隨后疫情得到控制,但部分企業和項目返工延遲、復工不及時等約束,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經濟恢復,一季度經濟負增長4.8%,二、三、四季度雖加快恢復性增長,但整體增速仍難達到預期目標。二是規上工業增加值,今年以來,雖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但主要是能源行業帶動增長,外貿企業以及規上企業中占比較大的制造業企業受疫情持續蔓延影響,運輸受阻、訂單減少、生產計劃減縮,部分企業至今未能恢復正常經營,導致規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增速難達到預期。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外部環境趨緊疊加,加內部需求疲弱,企業投資預期不穩、意愿不足、能力受限,加上受空間、規劃、資金、用地、審批、征拆、債務管控等多種因素制約,一些項目開工和建設進度滯后,導致投資增長未達預期。四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限制了居民活動空間,消費意愿趨于謹慎,消費回補和釋放力度不足,導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游客人次增速和旅游收入增速等指標雖在逐步回升,但仍難達到預期。五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開工復工普遍推遲,勞動者返崗復工相應延后,加上前期產業發展停滯,就業受影響,導致部分家庭全年經營性收入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年度目標略有差距。六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受大市場波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難達預期。對此,我們將認真研究和深入分析,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積極加以解決。

二、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總體考慮

(一)宏觀形勢分析

2021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紛繁復雜,國內改革發展任務更加繁重,全國、全市、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將面臨一系列老難題和新挑戰,同時也將迎來一系列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挑戰因素:一是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疫情變化仍是最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國內風險挑戰交織疊加,全國上下改革發展任務將面對更加復雜的宏觀環境。二是全區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發展面臨債務管控、土地資源約束等諸多困難挑戰和風險隱憂。三是全區傳統產業升級不夠、新興產業占比不高、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依舊艱巨。

有利條件:一是新發展格局的加速構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家和市級應對疫情沖擊、恢復經濟發展將持續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疊加機遇。三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新一輪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等重大機遇。四是市域“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武隆南川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等多方面有利條件。

(二)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充分發揮武隆聯結重慶主城都市區、聯通黔北的重要節點作用,加快打造渝東南旅游集散中心、重慶主城都市區后花園,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戶外運動和避暑休閑康養基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示范區、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攜手南川合作發展,聯動貴州道真縣協同發展,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確保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確?!笆奈濉卑l展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三)關于主要指標預期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科學謀劃和合理制定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基礎上,按照底線思維、主動進取的原則,并兼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目標實現的可能性,立足“十四五”起好步,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及全區發展新定位,研究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安全發展6大類32個具體指標,包括9項約束性指標和23項預期性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是政府履職必須達到的,預期性指標體現導向性,實際工作中可適度偏離。

2021年主要指標預期建議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5%;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63%;全社會研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0.56%;累計高新技術企業7家;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12%以上;進出口總值2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稅收收入增長5%。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方面,游客接待量4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增長10%以上;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8%;旅游產業增加值增長5%;累計開通航線6條。打造“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方面,森林覆蓋率6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以上;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垃圾污水處理率完成市上考核目標。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方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7.95%;城鄉居民收入比2.5:1。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新增城鎮就業3800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2%以內。安全發展,糧食產量達19萬噸;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3.5%左右。(詳見附表二)

表二:武隆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預期表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2021年預期

指標屬性

備注



一、推動高質量發展


1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

6.5以上

預期性



2

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速

%

5

預期性



3

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63

預期性



4

全社會研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0.56

預期性



5

累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7

預期性



6

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

%

12以上

預期性



7

進出口總值

億元

2以上

預期性



8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

7

預期性



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

7

預期性



10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

10

預期性




#稅收收入增速

%

5




二、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11

游客接待量

萬人次

4100

預期性




#境外游客量

萬人次

10





過夜游客占比

%

15以上




12

旅游綜合收入增速

%

10以上

預期性



13

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

%

8

預期性



14

旅游產業增加值增速

%

5

預期性



15

累計開通航線數量

6

預期性



三、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yinsha”實踐創新示范區


16

森林覆蓋率

%

66

約束性



17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350以上

約束性




PM2.5平均濃度

微克/立方米

26微克/立方米




18

納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類)比例

%

100

約束性



19

能源消耗總量增速

%

完成市上考核目標

約束性



20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

完成市上考核目標

約束性



21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完成市上考核目標

約束性



22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

%

完成市上考核目標

約束性



23

垃圾污水處理率



約束性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完成市上考核目標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

%

100





行政村垃圾有效治理率

%

100




24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

10以上

預期性



25

服務業增加值增速

%

4

預期性



四、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


26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47.95

預期性



27

城鄉居民收入比

——

2.5:1

預期性



五、創造高品質生活


2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

預期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7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9




29

新增城鎮就業

3800以上

預期性



3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3.2以內

預期性



六、安全發展


31

糧食產量

萬噸

19

預期性



32

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

%

3.5左右

約束性



注:能源消耗總量增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021年預期目標以市級下達目標任務為準。

(四)重點項目安排

計劃安排重點項目93個。包括:重點建設項目74個,總投資724.4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3.55億元;重點前期項目19個,總投資462.3億元。重點建設項目按十類安排:重點旅游項目19個,總投資228.07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7.85億元;重點交通項目13個,總投資259.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2.36億元;重點城建項目11個,總投資89.0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1.45億元;重點農林水利項目9個,總投資47.5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68億元;重點社會事業項目8個,總投資17.9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3.56億元;重點生態環保項目5個,總投資5.38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89億元;重點工業項目3個,總投資38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1億元;重點能源項目2個,總投資30.3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8.63億元;重點商貿流通項目2個,總投資7.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0.55億元;其他項目2個,總投資1.14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0.48億元。

三、2021年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

為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到達預期目標,2021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建成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的目標定位,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

(一)聚焦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國際化。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耕仙女山、錯位拓展白馬山、以點帶面發展鄉村旅游,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向國際化方向轉型升級。

1.創建國際化景區景點。深入促進旅游轉型升級,提檔升級現有景區景點,加快建設新興景區景點,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風格互補的精品景區,基本實現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加快打造武隆旅游國際化試點。力爭再創24A級景區、23A級景區,建成投用城區旅游接待中心,確保旅游人次及旅游綜合收入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深耕仙女山,加快推進歸原藝術農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仙女山?樹頂漫步”自然教育營地綜合開發項目、清澤·棲林溪谷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錯位拓展白馬山,完成白馬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審批;推進天尺情緣景區、白馬山高端文化休閑度假小鎮、天下鵲橋景區等項目。以點帶面發展鄉村旅游,加快升級打造羊角古鎮纖夫文化濱江古城,深入推進5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持續建設大田濕地人家、鳳舞黃渡2個區級示范點,建設3-5家特色鮮明的網紅鄉村酒店、鄉村民宿客棧,推動全區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2.提升國際化服務品質。圍繞旅游“六要素”“新六要素”,引進和打造一批國際知名度假酒店、精品民宿、文化主題酒店,提升七彩陶、仡佬族蠟染、“武小仙”“隆小馬”系列、仙女紅等旅游商品品質,積極培育科技旅游、影視旅游、研學旅游、探險旅游、冰雪旅游、情侶旅游等新產品新業態,持續完善旅游服務業態和旅游商品銷售配套服務體系。著力完善基礎設施,解決景區出行難、停車難等問題,加強高山景點、避暑地區在高峰期的用水、用電和通訊保障,國家A級旅游景區配套設施完善率達100%。對標全球著名景區服務標準,完善旅游標識、標線等導視系統,健全標識牌、指示牌、交通換乘等公共服務設施中多語種的語音和視覺導視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安裝,推進景區廁所智能化、藝術化改造,提升景區管理服務。

3.加大旅游營銷力度。用活用好央視、抖音、微信等媒體傳播,加大在全國大中型旅游城市廣告投放力度,策劃開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旅游宣傳推介活動12場次以上,舉辦好公開賽、馬拉松、音樂節、冰雪季等活動,推進作品創作拍攝、首映發布、評選頒獎等影視營銷,切實提升武隆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利用高鐵時代和航空時代來臨契機,加強與“雙城經濟圈”、湘鄂黔等周邊知名景區的合作,共同打造跨區域旅游線路,制定出臺優惠政策,拓展旅游市場。組建武隆旅游境外營銷專業隊伍,加強與境外旅行商和國內重要入境組客旅行商的合作,用好全球自游行宣傳服務平臺,引流國外自助行游客來武。

專欄4:全域旅游項目

仙女山度假區:建成投用星際未來(一期)、懶人村落二期(二期)、仙女山標準化智慧康養社區(一期)、博象·詠山水文化小鎮(二期)、仙女山青少年科學示范營地、天生三橋電梯遷建,完成中國驛站及日本驛站土建、清澤·棲林溪谷(二期)主體工程、“仙女山?樹頂漫步”親子游樂設施、歸園藝術農業天坑步道和老虎堡景點建設、仙女山文化藝術特色小鎮主體工程;開工建設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改擴建、龍水峽地縫景區電梯技改工程等項目;完成仙女山片區污水管網、仙女山度假區集中供暖(一期)、度假區殯儀館等項目。

白馬山度假區:完成白馬山高端文化休閑度假小鎮山蔭片區(一期)封頂預售,完成天尺情緣景區真人CS、情緣飛鎖、3D越野項目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天下鵲橋景區項目;加速推進天尺坪污水處理廠(一期)建設。

鄉村旅游:完成吶溪原鄉提檔升級項目,加速推進萬龍滑雪場綜合體開發項目、和順鎮地質文化生態旅游康養小鎮項目、烏江銀廠秘境魅力水鄉等前期工作,持續推進羊角古鎮旅游開發、提升芙蓉江片區親水休閑游功能。

(二)聚焦建設“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著力走深走實“兩化”路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不斷增強綠色可持續發展新優勢。

4.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一是嚴格生態空間管控。牢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和“三線一單”制度,強化烏江、芙蓉江、仙女山、白馬山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域保護,嚴格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切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二是加大生態整治力度。深入實施國土綠化行動,統籌謀劃烏江美化亮化工程方案,建設烏江“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分段適地開展封山育林、新造林等生態修復工程,完成各類營造林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6%。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平方公里。加大礦山整治力度,完成綠色礦山建設。

5.積極發展生態經濟。一是積極探索生態經濟實現方式。鞏固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成果,大力發展氣候、山上、水中、林下經濟,探索發展林禽、林藥、林菜、林菌模式等,打造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綠色發展生態品牌。二是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嚴格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生態地票、林票交易,推進森林覆蓋率橫向生態補償。爭取生態文明干部學院分院落戶武隆。探索建立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和指標體系,健全完善生態治理、“兩山”評估考核等機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完善并嚴格實施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有關規定,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測能力建設。

6.推行綠色生活生產方式。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扎實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全面貫徹《長江保護法》,深入實施《重慶市河長制條例》,推進“三水共治”,加強重點流域、重點河段監測分析預警,推進實施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和工業污染防治,確保烏江干流水質優于III類,城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突出抓好交通、揚塵污染防治和煙花爆竹禁限放,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統籌治理工業、生活等污染源,確保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0天以上。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強農用地、建設用地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和廢棄農膜回收利用行動,加大畜禽養殖場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化“無廢城市”建設,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二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和污染治理技術升級,有序發展風電、水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持續抓好能耗“雙控”工作,鼓勵綠色消費,發展綠色建筑,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

專欄5:生態環保項目

環保設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試運行;完工石橋環湖聚集點污水處理廠、鴨江鎮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新建農村二、三級污水管網3222;新建城區垃圾中轉站1座。

污染防治:完成生態氣候宜居監測研究示范站氣象觀測站(場)及配套功能用房建設;打造揚塵示范控制和智慧工地5個;完工長壩鎮集鎮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垛垛石危巖治理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0.6公里;建成投用環境監測執法業務用房。

(三)聚焦建設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統籌推進城鄉協同發展。聚焦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升級城鄉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服務功能和生態功能,統籌推進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建設高品質生活承接示范地。

7.加速提升城市品質。一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立足打造“東部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區”“西部鳳來新城產城景融合發展拓展區”,完成《武隆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及區域規劃、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并按照土地成片開發方案確定年度實施計劃,組織實施城市成片開發建設;結合區域資源優勢和發展特色,統籌土地利用、產業布局、人口規模和環境容量等要素,加快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城鄉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城市空間。二是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圍繞“特色山水城市”目標,加速推進一批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強力推進北濱堤防、北岸烏江二橋至烏江一橋工程等105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南濱路老舊小區改造示范片、馮家坡老舊小區改造示范片項目,啟動編制2021-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加強項目儲備,積極申報中央補助資金;投資24億元推進中堆壩文旅綜合體、江山賦、江上明珠等房地產項目,新開工建設瓦廠壩片區開發項目,推進海綿城市和共同管廊建設,全年完成城鄉建設投資55億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增長10.7%。加強城市管理。全面推廣“門前三包”“五長制”“共建共享”,常態化開展“馬路辦公”“視頻曝光”;持續推進城市綜合管理“七大工程”,打造1—2條“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示范道路,加強武仙路復線、龍湖路、渝湘高速武隆西下道口等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管理,突出治理亂停車等城市“十亂”,全力打造精致清潔的城市形象,創建國家文明城區。

8.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保障全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確?!皟刹怀钊U稀蓖怀鰡栴}動態清零。深化就業扶貧、旅游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等舉措,探索農村底收入人口分類幫扶機制,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市級幫扶集團和區縣對口幫扶,全面落實議定事項。二是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形式,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政策,穩步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三變”改革與“三社”融合發展深度結合,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積極向上對接,爭取納入全市鄉村振興試點、市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試點。三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圍繞打造“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農村人居環境,實施好“精品類”“示范類”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加快推進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等任務,創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區”。四是培育壯大“三鄉”人才隊伍。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回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加大鄉村領軍人才支持力度。

9.高標準規劃建設鳳來新城。堅持建設未來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和建成全國近郊型公園城市新典范、現代高品質生活宜居樣板地、區域高水平協同聯動橋頭堡的發展定位,將鳳來新城打造成“武隆南川”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渝東南黔北地區融入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樞紐聯結點、支撐武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一是優化管理體制和政策機制。加快建立健全系統銜接、功能互補的規劃統籌體系和嚴格規范、科學運行的建設管理體制;通過政府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鳳來新城公司市場化、實體化、專業化、多元化經營實質性起步。完成鳳來新城系列規劃編制,建立健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核心,以概念性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為支撐,以旅游發展規劃、人口發展規劃、社會事業及公共服務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及綠色空間結構規劃等一批專項規劃為補充的“1+4+N”規劃體系。完成30平方公里土地基本情況調查和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調規,實質性啟動征地拆遷工作。二是推進基礎性建設和布局。加快啟動一批標志性示范性項目,圍繞打造區域高水平協同聯動橋頭堡,加快鳳來經大石箐至涪陵同樂段道路加寬改造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打造“兩江新區鳳來拓展區”;圍繞建設全國近郊型公園城市新典范,推進5平方公里啟動區城市框架搭建和功能設施布局,開工鳳來大道等5個項目建設,加快啟動安置小區(一期)等7個項目。儲備重點項目50個,招商簽約金額突破50億元。

專欄6:城市品質提升項目

城市提升:推進北岸烏江二橋至烏江大橋段、北岸蘇家河口至烏江三橋段、北濱堤防等項目,開工建設北岸烏江大橋至蘇家河口段,加快推進烏江三橋至中咀南北兩岸防洪護岸綜合整治、土坎河段防洪護岸綜合治理等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馮家坡片區老舊小區改造主體工程的30%、南濱路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50%,開工建設白楊坪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推進中堆壩文旅綜合體、碧桂園·江山賦、江上明珠、廊橋水岸、隆城國際、利豐錦秀閣、利豐錦玉華庭等房地產項目,開工建設瓦廠壩、復烤廠、老車站、鐵廠坡4個片區開發項目;完成棚戶區改造130戶;啟動實施五龍城片區、老街片區、錦繡閣等海綿城市項目;新建城區標準化公廁3座、改造老舊公廁3座;新增公共停車位500個;新建小游園、微綠化30處;完成15棟老舊小區建筑消防設施改造。

美麗鄉村建設:完工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實施農村舊房整治提升500戶,創建美麗庭院500個、美麗宜居村莊23個、綠色示范村莊13個。

(四)聚焦構建新格局,大力塑造發展新優勢。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合理擴大投資和消費,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優勢,強化區域合作、抱團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10.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一是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瞄準我區基礎設施建設短板,重點推動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年實施重點項目93個,完成年度計劃投資73億元左右,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瞄準中央、市級投資方向,加大項目儲備、包裝,爭取更多重大項目進入國家、市級盤子,積極向上爭資35億元、力爭40億元。支持重點領域投資項目通過債券市場籌措資金,鼓勵社會保障基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參與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PPP投融資模式、EOD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二是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提檔升級汽車、家電、家居等實物消費,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等民生服務業消費,發展壯大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等一批新業態消費模式,培育鄉村旅游消費、假日經濟、共享經濟、首店經濟、直播經濟、夜間經濟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確保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三是進一步穩定外貿。做好涉美外貿企業幫扶和服務工作,加大對智能制造、輕工能源等產業的開放力度,積極發展直供國際市場的生態綠色、有機環保特色農產品,用好跨境電商平臺,讓更多本地優質產品走向世界。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億元以上。

11.強化區域聯動發展。一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細化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積極對接國家和市級層面,適時啟動編制專項規劃。深化與樂山友城聯系,推動與大邑縣的友好合作框架協議走深走實,加強與九寨溝縣等地的景區聯動。二是加強與周邊地區協同聯動發展。扎實推動武隆南川一體化和東三環產業帶協同發展,進一步細化合作機制,構建合作載體,豐富合作內容,攜手打造全市跨行政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樣板。加強與兩江新區、涪陵區、長壽區、南川區等主城新區交流合作,強化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商貿物流等方面產業協作。攜手涪陵區、豐都縣協同構建大仙女山旅游環線,聯合建設大武陵山旅游度假區。三是加強與黔北地區合作發展。主動加強與道真、務川、正安等黔北地區市縣的交流合作,圍繞交通互聯互通、商貿物流、旅游康養、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等領域,提出并推動落實一批重點合作事項。

專欄7:基礎設施專欄

交通:仙女山機場正式運營,加快推進渝湘高鐵(武隆段)、渝懷二線武隆客運站交通樞紐及配套設施主體工程,全線開工建設渝湘高速復線(武隆段)、武道高速,開工建設武兩高速平橋至大順段,力爭開工墊豐武高速,加快推進武隆—涪陵高鐵、仙女山軌道交通等前期工作;完工G353竹壩至白果坪升級改造工程、省道S529線鴨江至聚寶段升級改造工程、Y013線平橋中學至鳳來街道路面改造工程、S204江口至浩口芙蓉江大橋(彭水界)段路面改造工程、滄后公路王家壩至老管嘴段(木棕河三級站段)改建工程、白馬山旅游環線趙家至豹巖段公路改造工程、干田堡至雙橋公路改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長途河大橋、鳳來新城大道、萬銀朝天望至倒掛龍道路改擴建等項目,全面啟動白馬工業園區至貨運碼頭疏港公路工程,有序推進G319武隆區烏江二橋至土坎段景觀大道工程、G319城區段改道工程、S205城區至仙女山度假區段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

水利:完成沙河水庫大壩填筑、花園水庫主體工程以及沙壩、龍寶塘、西山水庫下閘蓄水,開工建設姜家溪水庫、車盤水庫;完成江南水廠平面工程的40%,開工建設仙女山度假區、木根、文復水廠;完成7個水廠提質項目。

能源:全面開工建設烏江白馬航電樞紐主體工程,新開鉆頁巖氣38口井,完成四眼坪風電17臺新機組;實施12個行政村電網改造。

通信:完成1505G基站建設。

(五)聚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把產業全面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12.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提速建設一批新工業項目投產達產,確保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一是推進生態工業集群化。推進生態工業“4+1集群發展,重點培育壯大清潔能源、旅游商品食品、大數據智能化、家具家居家紡四大主導產業,優化提升裝備制造、新型材料、機械加工等一批現有產業,積極發展旅游商品加工業,主動承接主城區、成渝地區、東部沿海地區等地制造業、區域性市場、物流基地、教育醫療等產業、功能及設施轉移。二是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長產業鏈。開展“千人走訪”活動,落實商業價值信用貸款、轉貸應急等融資貸款政策,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全力幫助企業穩產增效,凈增規上工業企業7戶。積極盤活閑置廠房2萬平方米以上,配套引進頁巖氣生產、傳輸、深加工等企業形成10億級產業鏈,量質并舉招引落地具有生態主導力的央企、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強綠色礦山開發利用。三是強化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持續加強白馬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完善智慧園區服務系統建設,著力打造“智造重鎮”,深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一部手機游武隆”全域智慧旅游平臺應用,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加快制造業生產過程智能化改造,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4個,引進智能化項目2個以上。

13.做優做強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圍繞“抓保護、強產業、搞加工、創品牌”,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確保全年農業增加值增長4.5%。一是持續提升“2+6+N”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規?;?、標準化、品牌化水平,加快形成高山蔬菜、高山茶葉、生態畜牧、生態果業、生態漁業等億級乃至十億級產業鏈,推動烤煙、蠶桑提質增長,促進農業集約化、規?;l展。二是大力實施農業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工程。做強“尋味武隆”區域公共品牌,整合羊角豆制品、久味夙、玉堂號等豆制品企業做強做大“武隆豆干”品牌,推進苕粉產業、高山茶葉產業整合做響做亮“武隆苕粉”“仙女紅茶”品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應用,構建農產品質量管理認證和安全全程追溯體系。三是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做大豆干、茶葉、碗碗羊肉、中藥材等領域精深加工業,加快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鏈,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四是大力培育新業態。培育發展鄉村旅游業、鄉村手工業、電子商務業、社會化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五是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持續推動“一環兩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強化冷鏈貯藏設施和流通設施的配套,拓展農產品上行通道。六是牢守耕地紅線。堅持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劃“耕地占補平衡”,集中連片推動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3.5萬畝,加大優質種子培育和引進力度,增強糧食和優質農副產品供給能力。

14.提質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推動向專業化、多樣化、高品質和價值鏈高端轉化升級,力爭全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一是發展康養服務業。積極構建“藥、醫、游、食、養、管”六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力爭引進1個旅游+康養綜合項目,加快建設全市乃至全國高端醫養綜合體、特色康養小鎮。二是發展總部經濟。引進一批企業總部、研發設計中心、結算中心落戶。三是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消費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武設立分支機構。四是發展電子商務。加快發展以“三線”為導向的服務新業態,積極探索“片區發展強融合聯結站點強帶動個別站點強服務”的運營管理模式,構建電商發展新格局。加大城鄉區域物流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網點建設力度,推進“四式聯運”物流集散中心建設。五是發展會展經濟。擦亮“綠色發展”品牌,引進一批會展重大項目,做大會展關聯產業,積極承辦國際國內知名會展、體育賽事、經貿投資活動,提升會展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六是大力發展法律會計審計服務、寄遞、住餐等服務業,爭取培育1家家政服務公司。

專欄8:產業體系項目專欄

生態工業:建成投產建筑石材綜合開發利用深加工、年產20萬件汽車曲軸、奧迅機器人研發生產、年產8千噸鋼結構加工、年產8千方混凝土拌和站加工、年產50萬噸EYM生物菌肥和有機營養土(一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年產300萬噸LNG(一期)、石骨料及石骨料運輸廊道、恒泰石材(一期)、罡陽機械(二期)、平橋鎮苕粉加工廠、食用筍竹深加工等項目;啟動唐陽機械搬遷技改項目;建成投用白馬貨運碼頭、黃荊壩麻紡廠還建房、白馬工業園區頁巖氣管道、民爆臨時倉庫。

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建成投產琪麗玉生豬育肥場、莛燚養殖家庭農場生豬養殖圈舍、泳帆養殖場及鴨江鎮羊巖村花椒種植項目、雙河村國強壩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加快建設種養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河家溝生豬養殖場、桐梓高山有機茶農旅觀光園;完工黃鶯鄉復興村土地整理(補充耕地)工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等。

現代服務業:完成仙女山國際生態康養小鎮(一期)樓棟結構封頂;建成五洲國際商貿城一期,力爭啟動建設二期工程;規劃建設城區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城東高山生態農產品交易市場等項目。

(六)聚焦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匯聚發展優勢、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能,以高質量為武隆“十四五”發展開好局。

15.推進更深層次的改革。一是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標世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培訓和評價,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渝快辦”平臺向基層延伸,實現“區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上平臺覆蓋率達100%,擴大“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覆蓋面。繼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推進“信用武隆”建設,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二是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全面貫徹落實減稅降費、“四上企業”扶持辦法、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等涉企政策,激活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活力。加快打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開展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完善對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建設,推進民營企業“個轉企”“微升小”“小升規”,力爭凈增“四上”企業30戶以上,新培育市場主體增長12%以上。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啟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助推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動民營中小微企業首貸續貸,增強民營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加大制造業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強化金融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及各種逃廢債行為,做好金融風險防控。三是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市場化程度高、民生補短板領域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市場化配置政府資源要素和特許經營權授權許可支持國企市場化轉型、實體化運作、專業化經營、多元化發展,全力推進國企融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建設。強化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管理,完成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和閑置資產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建立健全國企承擔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嚴格審查機制,嚴防死守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政策紅線。四是推進財政支出和預算體制改革。建立預算事前績效評估機制,利用互聯網創新開展業務全流程“微內控”管理模式,實現預算執行與績效管理有效銜接。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十六條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抓實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控。五是推進有條件的鄉鎮撤鄉設鎮、撤鎮設街道。

16.推進更寬領域的開放。一是拓展開放通道。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累計開通6條航線,用好長江黃金水道作用,加快建設烏江畫廊,全力打造渝東南集散中心。二是提升開放平臺。加快仙女山旅游度假區、工業園區、中心城區等開放平臺建設,啟動臨空經濟區、高鐵經濟圈建設,積極承接重慶舉辦的國際性會議與賽事活動,舉辦好“中國重慶(武?。┚G色發展實踐國際論壇”,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交流平臺。三是強化交流合作。主動融入全市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強化國際友城合作,爭取更多國家來武設立領事機構和商務機構,促進旅游文化、科技服務、文體教育、農業等多領域開放合作。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健全完善招商工作激勵考核機制、重點企業“一對一”聯系服務制度等,推出涵蓋地理概況、產業布局、用地規劃、能耗標準、環保要求等內容的招商“一張圖”,切實提高招商實效。全年招商簽約總額達300億元、投資到位資金達60億元以上。

17.推進更高水平的創新。一是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推進“蔬妝仙女山星創天地”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鼓勵支持企業建研發中心;新培育專家大院、工作站、示范基地等創新主體4個以上。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和創新主體培育。強化財政科技投入引導,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研發活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0.56%,新引進和培育科技型企業10家以上。三是加快優化創新生態。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環境,建立健全人才引進與項目引進相結合的人才招引制度,實施專家人才柔性引進、綠色通道按需引才政策,做好人才配套保障服務,強化科研人才隊伍及團隊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探索推進知識產權市場化發展。強化與國內著名科研院校合作,著力攻關突破和推廣運用一批產業化創新成果,完成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大科學裝置項目框架協議簽訂。

(七)聚焦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全力發展社會民生事業。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好28件市區級民生實事,加快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18.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一是提升教育質量。抓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穩妥推進高考改革,全覆蓋實施農村幼兒園及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創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和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加快教育設施信息化,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強化校企共建學校,力爭引進旅游職業院校落戶武隆,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資源集聚。二是實施健康中國武隆行動。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智慧醫療”、醫共體“三通”建設,加大區人民醫院三甲醫院創建力度,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和養老服務,新增養老床位100張。三是加強社會文化服務。完善區、鄉鎮、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文化下鄉和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完成送文化活動下鄉1000余場。抓好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辦好國際戶外運動公開賽等大型文體活動。四是強化住房保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實現城市規劃、土地出讓及房地產開發、市場監管相互聯動,落實長租房政策,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通過綜合采用政策干預和市場手段,妥善化解一批中心城區、度假區“爛尾樓”歷史遺留問題。

19.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一是推動更高質量就業。深入落實就業扶持、創業鼓勵政策,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加大對惡意欠薪打擊力度,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圍繞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退役軍人、退捕漁民等重點群體,開展招聘活動、擴大公益性崗位,推動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就業形態,多渠道創造就業機會,確保全年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支持各類職業院校、普通高校、職業培訓機構和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培訓,全年開展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800人次,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800人以上。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力爭符合參保條件的人群“應保盡?!?。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實施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優化城鄉社會保險制度銜接、轉移接續和異地服務,做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士等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強化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障,健全雙擁機制,切實提供更多元化、更針對性的社會保障性服務。

20.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慎始如終抓好抓細疫情防控。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嚴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人物”同防,加大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力度,落實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引導群眾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衛生習慣,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社會防線。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實現二級醫院規范化發熱門診全覆蓋,有序推進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完善應急預案,確保一旦發生疫情精準快速處置。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行動,加快構建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及時有效化解信訪問題和各類糾紛。強化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推進仙女山民兵訓練基地、征兵體檢站綜合樓等項目建設。扎實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筑牢發展和安全底線。壓實糧食安全和“菜籃子”責任制,做好糧食、農副產品保障和儲備,穩定生豬生產,保持物價總體水平基本穩定。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抓好食品藥品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礦山、建筑施工、旅游景區安全等安全監管工作,強化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年專項整治行動,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建成“雪亮工程”,及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決勝戰,確保城市安全、社會安定、市民安寧。

專欄9:民生領域項目

教育:完成浩口鄉中心幼兒園、職教中心改擴建、桐梓中學校學生宿舍和接龍小學學生食堂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實驗中學遷建項目、教育實踐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醫療、養老:完成博愛精神病醫院遷建項目、區疾控中心業務綜合樓項目建設,完工婦幼保健院兒科大樓主體工程,力爭啟動建設區人民醫院內科綜合樓建設、??滇t院主體工程、區疾控中心檢驗檢測綜合樓基礎工程、仙女山國際醫院主體工程;完成重慶武隆醫養結合綜合體項目中體檢中心、老年醫療中心、老年健康培訓中心建設并投入使用。

文化:加快推進烏江博物館(非遺展館)、美術館等文旅項目的陳列布展,建成智能微書房1-3個,啟動旅游閱讀亭的規劃建設工作。

體育:建成投用1個全民健身中心、4個社區健身點;完成30公里登山步道;力爭啟動建設全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各位代表!新征程的進軍號已經吹響。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中央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接受區人大的指導和監督,虛心聽取區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堅定發展信心,凝心聚力、改革創新、奮發有為、攻堅克難,扎實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實現“十四五”開門紅,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武隆區部門街鎮網站

其他網站

強姧伦久久久久久久